西平鱼灯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20年12月30日

西平鱼灯是河南省西平县的汉族传统舞蹈,获得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西平鱼灯,河南省西平县传统舞蹈,获得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平鱼灯主要流传于县城西部的谭店、吕店、芦庙、出山等乡镇。吕店乡茨元村的鲤鱼灯最具典型。鱼灯的起源已无史料可查。据艺人张玉亭(1924年生)听老辈人讲:清朝嘉庆年间,河上街(今河南省漯河市)大摆社火,游人如烟似潮。嘉庆皇帝派一钦差大臣来观灯,看罢西平茨元村的灯,赞叹不已,说道:中原灯种至多矣,唯有猴、鱼活也。若按此传说推算,茨元的鱼灯至少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西平鱼灯照明是采用祖传秘方,用食用油配料熬成纸捻,不淋、不烘,耍时速度再快也不会熄灭,且燃得更好,一根可用两个小时。

西平鱼灯多是以大铜器伴奏。鱼灯的表演和其他民舞一样,多集中在春节和灯节期间,灯节前后为高潮。

解放后,西平鱼灯曾一度中断30多年,1984年春节又恢复。近年来,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城市文化的冲击,民间的灯节、庙会规模越来越小,甚至不再举行,鱼灯正面临着传承人后继无人的危机。

西平民舞鱼灯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民间音乐、祭祀、节日庆典紧密相联,它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地方文化事业。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是年年有余(鱼)的一种美好象征和期盼,对已濒危的民舞鱼灯应加以保护和光大。

20096月,西平鱼灯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6月,吕店乡邵柏亚被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为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