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驴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15年08月26日

武驴”是流传于西平民间的一种风格独特的舞蹈艺术,属乡村同乐会(民间文艺社团)表演项目之一,多在节庆尤其是元宵灯节时表演。演出时,演员头戴竹编布蒙的假驴头,身穿一件黑布或灰布做成的驴衣,双手各执一根木棍作驴的前腿撑于地面,四肢着地成动物状,在赶驴人和骑驴人的配合下,表演出真驴的各种动作。由于道具对演员的约束较小,演出中可自由奔腾跳跃,扭摆撒欢,甚至狂舞昂奋呈现“威武”之状,故群众称之为“武驴”。

武驴”大约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的1740年,有260多年的历史。据西平杨庄乡史渡口村民间老艺人史书照长辈的口传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村里牲口传染瘟疫,牛和马都死掉了,只有毛驴槽头兴旺,代人耕作。村民们传说是神仙张果老的毛驴临凡,带来瑞气,造福于村民。于是,为张扬人们的一种情怀,在当年元宵节出灯时,就让一年轻人装扮成驴的模样,鸣叫撒欢,很是威武。后来,每年元宵节,远近很多村庄都要请“武驴”表演,其逐渐传扬开去。

武驴”表演形式简洁、粗犷、热烈、张扬、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时,有赶驴的姿态、骑驴的场景,有驴的鸣叫、撒欢、踢咬、打滚、撂蹶子等,栩栩如生,富于观赏性。“武驴”有“单武驴”、“双武驴”和“拉犟驴”等形式,间或有驴和花车、抬花轿配合演出的舞蹈。由于其表演生动,有情节,且配以说唱,往往成为出灯的“压轴戏”。

表演“武驴”主要用打击乐伴奏,有时用小锣小钹,有时用大铙大镲,还要加上小鼓等,气氛热烈欢快。在表演中一般只数板,不唱戏,有时因观众的要求,骑驴者结合演出选唱地方戏唱段时,需要用管弦乐伴奏。

2010年4月,“武驴”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