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18年04月26日

五年弹指一挥之间,却注定在驻马店发展史上留下难忘的印记——五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目标,着力抓好“推发展、促改革、保稳定、抓党建、惠民生”五项重点工作,全市呈现了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五年间,我市先后被评为全省2015年、2016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市,多次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市、平安建设先进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五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兴、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并举,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5家,一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49家。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97个,累计完成投资1867.4亿元,昊华骏化合成氨、天方药业原料药、十三香现代化生产基地、德威电缆、恒都食品、君乐宝乳制品、汝南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遂平食品产业园、确山门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140家,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强,2016年产业集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3.3亿元,占全市的82.9%;主营业务收入2389亿元,占全市的84%。深入实施“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发展壮大了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服装、建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一批项目相继落户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高成长性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2%。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建立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技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企业技术中心39个。

——五年来,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坚持以稳定粮食产量为基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加强高标准粮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全市高标准粮田达到567万亩,较2011年增加33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32.5亿斤,始终稳定在130亿斤以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在25亿斤以上,花生、芝麻、蔬菜、食用菌、花木、中药材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暨三秋生产现场会在驻马店召开,我市被确定为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生猪饲养量居全省第一,肉牛、家禽饲养量居全省第二。夏南牛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全市夏南牛存栏在50万头以上,我市被确定为创建全省生态畜牧业示范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总量居全省第四,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比2011年新增78家。

——五年来,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14.3亿元,是20111.81倍,年均增长10.6%。服务业“两区”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区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带动就业3.7万人;认真落实国家、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房地产业监管,促进了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金融业稳定发展,2016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112.16倍、2.27倍,年均增长16.7%17.8%;招行引资、企业上市取得突破,兴业银行驻马店支行、洛阳银行驻马店分行和天安寿险、太平财险、恒大人寿、农银人寿开业运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8家。旅游业健康发展,嵖岈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全市4A级旅游景区5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24家,荣获“2016中国年度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市公共保税物流中心“两仓”封关运营,恒兴物流成为全省示范性物流企业,国际公路物流港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马庄铁路物流项目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年交易额达到24亿元,位居全国产业带综合排名第17位;各类电商企业达到3200家,年实现交易额228.5亿元,其中3家企业获得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五年来,我市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幸福家园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高水平编制完善了总体规划、片区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着眼长远、满足近期的城乡规划体系。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围绕七大片区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中心城区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96.2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8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人;打通了65条“断头路”,改造了94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了30余条道路升级改造,启动实施了12条组团连通工程;加快推进板桥水库、薄山水库城市饮水及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对中心城区6条河流进行集中整治,实施4个水系生态公园建设,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47座、公厕288座。积极做好“一园两馆”、杨靖宇纪念馆、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重点,启动了“六城联创”,切实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市改革持续深化,开放招商成效显著。把深化改革作为增强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行政改革不断深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01项、取消45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50项,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全部建立权责清单。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和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全面完成。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了市公共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了综合性产业发展基金和农业、先进制造业行业基金。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认真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完成驻马店银行参与中原银行组建工作,驻马店农商行及遂平、西平、上蔡农商行挂牌开业。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抓手,以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为平台,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五年共举办主导产业招商活动79次,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18个,到位各类资金2141亿元,利用省外资金100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78亿美元,完成进出口19.8亿美元。

——五年来,我市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始终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千方百计上项目、扩投资,厚植发展优势,备足发展后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5822.7亿元,年均增长20.6%,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全市综合交通线网里程达到19550公里,实现所有县20分钟上高速;京港澳高速驻马店段改扩建、107国道升级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周驻南和息邢高速、G328国道、老火车站综合改造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驻马店至上海虹桥“驻马店号”高铁始发动车,“王守义号”、“嵖岈山”号高铁品牌专列和驻马店至宁波货运专列开通运行。实施了宿鸭湖、薄山、石门等14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练江河、小洪河等15条中小河道治理和老王坡、杨庄、蛟停湖三大滞洪区安全建设。华润风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全市电力总装机达254.1万千瓦,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全市乡镇以上区域实现4G网络全覆盖。

——五年来,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加。2016年全市完成财政民生支出337.5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158元和9935元,是2011年的1.52倍和1.71倍,年均分别增长8.8%11.3%。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五年实现59.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0.25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城镇扩容规划,累计改造学校1524所,新建改扩建校舍148.48万平方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实施普通高中培优工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全部取消择校生。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驻马店技师学院挂牌成立,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农校、卫校、财经学校实现搬迁入住,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省交通技校新校区正在加快建设。黄淮学院在产教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功承办了四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实施了一批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和县、乡镇医院改扩建项目,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博物馆、群艺馆、气象科普馆、体育中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建成投用,文化艺术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砥砺前行谱华章,硕果累累盈枝头。五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四个驻马店”建设呈现光明前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