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18年04月26日

    去年以来,市农业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调结构、谋创新、强动力、促融合,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去年,全市夏粮种植面积948.2万亩,其中小麦944.8万亩,总产425.9万吨,比上年增长2.8%,夏粮再获丰收,取得了历史产量第二、质量第一的喜人成绩。种植秋作物1171.5万亩,在秋季农业生产遭受严重连阴雨灾害性天气的情况下,预计秋粮总产268.9万吨。蔬菜总产432万吨,产值66亿元。食用菌总产45.5万吨,产值46亿元。水产品总产11万吨,产值12亿元,“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及时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576万元。

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市发展优质小麦348.6万亩,秋季种植玉米492.2万亩、花生422.5万亩、芝麻57万亩、优质瓜菜80.7万亩。同时,积极推进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全市种植红薯26.5万亩、小杂粮5.7万亩、中药材11.2万亩,秋季粮经比达4:6。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142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位。依法注册农民合作社18591家,较上年增加251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5家、省级示范社63家、市级示范社396家;家庭农场6337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9家、市级示范农场56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16.1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0.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7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3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形成了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00家,实现总产值1500亿元,成功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培育农村新业态,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我市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园36个,其中正阳花生产业园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挖掘农业功能,积极发展旅游观光、都市休闲农业,我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1005个,接待人数、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10%以上。确山县、遂平县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西平县芦庙乡芦庙村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打造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全市有4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互联网+”网上电子商务销售,40多家企业自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年实现交易额120多亿元,其中线上交易3亿元,带动线下交易117亿元。

强化措施,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强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全市新版证书发放,完成农户档案整理150.5万份,占99.8%。确山县、正阳县、西平县、遂平县已完成县级数据合库,并通过农业部数据汇交预验,占全省完成农业部数据汇交24个县区的17%,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改革工作台账要求的数据汇交工作任务。其他县区基本完成自查自验和数据合库工作。2017年11月7日,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对我市确山县、遂平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农垦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西平县老王坡农场的医院和学校已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其他农场正在有序开展。农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加紧推进。

推进信息化,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有序开展。完成2134个益农信息社和信息员的遴选工作,占全市行政村总数2385个的89%,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底完成1900个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任务。我市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并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信息进村入户许昌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加强执法监管,保障生产安全和民生实事落实。深入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超过3800个次。市、县两级共立案查处1087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4起,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五项制度,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查处案件32起,4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加快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和社会化服务站建设,新建大中型沼气4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9.92%。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总量达244个(无公害166个、绿色食品69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达33个。泌阳县成功创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第20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成功举办。全国32个省、区、市和河南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组团参会,参会代表团172个,参会企业5000多家,参会客商和专业观众30000多人,37个国家和地区的277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展。会议期间,成功签约重点合作项目176个,投资总额815.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重点投资项目111个。签约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采购和贸易项目40个,贸易额55.8亿元。发布科研成果512个,签约科研成果转化项目91个。评出金质产品30个、优质产品142个。

2018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效种养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驻马店跨越发展新篇章的意见》,巩固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目标任务,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稳定在135亿斤以上、蔬菜420万吨、食用菌鲜品40万吨、水产品11万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办会水平进一步提升。

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一是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制订并出台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逐步完善“三权”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创建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三是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两区”划定任务,完成860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32万亩的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落实藏粮于地,加强已建成高标准粮田耕地地力提升和后期管护,不断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落实藏粮于技,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四是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450万亩。进一步调减秋季玉米面积,发展优质花生、白芝麻、瓜果蔬菜和小杂粮,重点发展优质花生。五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围绕面及面制品、肉制品、油脂、果蔬、乳品等精深加工,培育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化集群。围绕我市芝麻、花生、香菇、夏南牛、黑猪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化集群。2018年,全市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在15家以上、市级集群在40家以上。六是全力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攻坚战。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卫星遥感、“蓝天卫士”系统应用。坚持约谈问责通报制度,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奖惩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努力实现“零火点”目标。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秸秆“五料化”利用步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七是扎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强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在去年完成2134个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八是强化农业执法,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强化农资市场管理,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持续保持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九是推进国际农加工产业园建设。积极向农业部、省农业厅汇报和对接,争取部、省在产业园建设中给予专家人才支持、项目资金支持、考察国内外先进园区支持。十是办好第21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认真做好第20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总结和第21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筹办工作,确保第21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圆满成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