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罗卷戏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20年12月30日

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两个独特别致、具有鲜明个性的民间传统剧种,在汝南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明代末期发源于汝南的卷戏,出自寺庙音乐。卷戏的“卷”,就取自于寺庙《宣卷》的“卷”。《宣卷》是寺庙中的僧人们在诵经、做道场时伴之以吹奏、敲打、唱颂的一种演奏音乐,僧人们称之为“卷调”。
    相传明代惠帝时,燕王朱棣为夺取皇位,在北京起兵以后“清君测”为名挥师南征时,曾在距汝南 县城15公里的“官场坡”驻扎。后来,朱棣做了皇帝,汝南就在“官场坡”建造了一座“燕王庙”。并将驻军之所取名为“燕亭店”。 到了明代末期,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汝宁府(汝南)后,“燕王庙”被焚。寺庙里的一部分僧人被迫还俗流落到当地民间,靠演奏“卷调”维持生计,他们又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曲小调和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吸纳入“卷调”的演奏之中,使“卷调”逐步发展演变成了带有故事情节的“卷戏”。当时与燕亭毗邻的戴堂、楚铺、白庄寨、顺河店、姚湾等村庄里都有卷戏班子,形成了闻名中原的“戏窝子”。
    据一些老艺人介绍,因燕亭一带地势低凹,且紧靠汝河,历史上十年九涝,因此,解放前燕亭一带的百姓们每遇灾年,便搭帮结伙到外地去演唱“卷戏”来维持生计。所以,汝南自明末就流传有:“‘官场坡’有三奇,大闺女会逮鱼,老婆子会扶犁,要饭花子坐上席”的民间歌谣。这里的要饭花子就是指外出唱卷戏的艺人。
    罗戏于清代初期流入汝南。最初是由山东省东明县的著名民间艺人郑月景携全家到汝南县的戴堂村,与当地的戏班子搭班落户。当时罗戏唱腔粗犷,武打场面使用真刀真枪,演员们还把杂技的一些高难度动作运用到武打情节中,看起来惊险刺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罗戏流入汝南后,虽然受到卷戏和其它姊妹戏艺术的影响,它的唱腔和表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但它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罗戏善武,卷戏善文,两种唱腔相差很远,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唢呐伴奏,为达到两种戏互补,两种剧种经常同台演出,往往在一个剧目上部唱卷戏、下部唱罗戏,或甲角唱卷戏、乙角唱罗戏。汝南过去所有的民间卷戏班子都会唱罗戏,而所有的罗戏班子都会唱卷戏,因此群众称:“卷罗同台两下汤”。到了民国以后,群众就习惯直呼“卷罗戏”或“罗卷戏”了。汝南罗卷戏艺人常演出于乡村的春会、庙会及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场所。艺人们在每年的农闲时节不仅在汝南县广大乡村做巡回演出,还经常应邀到汝南周边的各省、地演出,受到普遍欢迎和赞誉,一度非常流行。

 1958年国家修建宿鸭湖水库时,卷戏的诞生发源地——燕亭方圆十里内的百余个村庄被分散迁移,罗卷戏艺人们各自投亲靠友,分散到本县及四周县的乡村落户。自此,汝南罗卷戏完全失去了其赖以生息繁衍、存在发展的环境;罗卷戏的艺人们也完全失去了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搭班结伙、集体演出的条件。随着岁月的流逝,罗卷戏的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目前,全县会唱罗卷戏的老艺人仅有5位尚在人世。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抢救挖掘、整理罗卷戏,近几年,汝南县把此作一项大事来抓,制定了抢救的措施,拨出专项资金, 安排专人走村窜户走访老艺人, 把他们的唱腔录下来,作为资料保存。近年来汝南县文化局从县剧团挑选30多名中青年演员,组织他们排练罗卷戏,并把那些老艺人接到县里安排吃住、发补助资金,让他们指导年轻演员学唱罗卷戏,使这一传统剧种有了传承人。经过近一年的抢救、挖掘、整理,汝南县罗卷戏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舞台上,并刻录成光盘,积极申报了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李清海、张小玉演唱的《打金蛤蟆》和郭朝峰、曹玉玲演唱的《海瑞搜宫》参加了河南省第二届民间文艺汇演,两个剧目分别荣获金奖。张小玉、郭朝峰两位演员也以其出色的表现也分别获得金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