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来源:驻马店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18年07月24日

最近,我家小区的大门前,一到傍晚总能听到一个声音:“卖地锅馍了。”这一声吆喝,把我的思绪又带回到了童年记忆中的袅袅炊烟……

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板桥镇任张楼村,直到高中毕业考大学时才第一次到泌阳县城,可以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炊烟对我来说是一个永久不灭的记忆。我在炊烟中生活,炊烟伴随着我长大。我对任张楼村炊烟的印象,可谓是:“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

炊烟由柴而生。记得小时候,为了那缕缕炊烟,一家人没少费劲。一到放暑假,我就拿起镰刀和铲子到处割柴草,经过一两天的太阳暴晒,然后打捆背回家,垛在院子里。每一个河坡、田埂、路边、沟渠都是我拾柴火的战场。麦季来了,薅麦茬、搂麦秆;秋天到了,薅豆茬、刨玉米根;到了深秋,擓个篓子、扛把扫帚到村边的河滩上扫鬼柳叶子。每天早上扫上满满一篓子,够一家人烧火做饭用上一天。那个时候,快到冬天时,整个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光秃秃的,课本上说的“野火烧不尽”的情景再也找不到了。家乡南北山有橡树、檀树、楸树、白蜡树等树木。冬天来了,村里的男劳力,结伴到南北山里,出些钱包上一个山坡,住上十天半月的,然后一车一车的柴火就拉到了家里,一个冬天的烧柴问题基本解决了。我在家也没闲着,拿个斧头、掂把铁锹、擓个篮子到河滩上把死去的树根挖回去,解决冬天烤火取暖的问题。

炊烟也有“喜怒哀乐”。炊烟的表情与烧地锅人的熟练程度紧密相连。如果你会烧锅的话,就会把干柴一点一点填进灶台,然后用烧锅棍轻轻挑起,让它尽情燃烧。这样,刚在烈火中涅槃的柴火,就像驯服的火龙一样,化作一缕轻烟经过漆黑烟道喷薄而出,形成最美的绽放,像贤良淑女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文雅。一片片炊烟徐徐地离开一户户农家,飘向远处,融入天边。于是,它们成了一朵云、一座山、一片海……如果你不会烧锅的话,那炊烟也毫不客气,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满屋子烟熏火燎之后,顺着烟囱一个劲地冒黑烟,然后带着满脸怒气直冲云霄。

炊烟是生活的延续。农村有句土语叫做“续烟火”,谁家的男孩多就是烟火旺。其实,他们是借用烟火的道理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炊烟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生活。每天清晨,各家的烟囱里,一缕缕炊烟笔直地向上冲。炊烟和着早晨漫起的轻雾飘浮于空中,迎着朝霞的一座村庄,就会在这炊烟升腾中凝固成一幅幅素描花鸟图。到了傍晚,“乍雨微寒养麦天,村村斜日起炊烟”。只见炊烟袅袅,无边无际,“炊烟已昏野,花气更留人”, 炊烟和着夕阳,又把整个村庄装扮成了一幅田园水墨画。老人们嘴里叼着一支旱烟袋,蹲在村头的大树下,“呼噜呼噜”地抽个不停;妇女们拿着针线活,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唠着家常;孩子们一会儿趴在碾盘上写作业,一会儿做着“斗鸡”“过关”的游戏。黄牛的哞哞声、小花狗的汪汪声、大白鹅的嘎嘎声、小黑猪的哼哼声、老母鸡的叨叨声……声声挽留着夕阳、声声驱赶着暮色。炊烟给小村庄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舞台,炊烟奏出的交响曲犹如天籁。夕阳更是红着脸侧耳倾听,迟迟不肯归去。

炊烟是味觉的盛宴。东家鱼鲜味、西家嫩鸡香、前院油炸声、后院炒菜响。有了炊烟的汇集,酿成了乡村别样的美味佳肴;有了炊烟的传播,让我们嗅出了生活万千风情;有了炊烟的飘绕,我们才过上温馨甜蜜的生活。

我已在城市中生活了近30年,至今还未发现有哪位厨艺大师,能烹出乡村炊烟中那鲜活饱满的味道,至今还未品尝到有哪一种味道,能被炊烟渲染得那样淋漓尽致,至今还未看到有哪位画家能描绘出炊烟的水墨韵味。

炊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村庄上空弥漫着的一缕缕青烟,它始终寄托着我对故乡的思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