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儿

来源:驻马店日报 作者:驻郑办 发表日期:2017年01月20日

“胡萝卜,甜又甜,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时候,年味儿就是在唱着民谣中渐渐浓了起来。  

 年味儿是小孩子盼望穿新衣服、放鞭炮的那份喜悦,年味儿是母亲忙碌的身影,年味儿是嘴巴吃出来的喷香,年味儿是赶年集、办年货的热闹场面,年味儿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弥漫的硝烟味儿,年味儿是贴门画、挂红灯笼的祥和气氛,年味儿是家人团聚时温馨的笑颜,年味儿是亲情之间的相互思念,年味儿是人们心中一缕缕难以忘怀的回忆……  

 进入腊月后,母亲就开始把积攒的小米、红枣、红小豆、黄豆、绿豆和干豆角拿出来淘洗干净,泡在瓦盆里,把各种配菜提前切好。初八早晨,当我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就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呼哒、呼哒”声。不一会儿,锅里的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冒出腾腾的热气,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儿。这时,母亲喊我起床吃饭。品味着那五颜六色的小米粥,咸咸的、稠稠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甜中含香、香里透醇,味道好极了。喝完粥,头上直冒汗,上学途中虽然寒冷,全身暖融融的,嘴里似乎满是腊八粥的余香。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过了腊八,乡下人就开始一个集接一个集地赶,一直赶到年三十,必备的年货一件都不能落下。水屯街从东关到西关有二里多长,人们习惯叫这条街为“街筒子”。赶年集的人很多,从四面八方涌来,有挑担的、推车的、挎篮的、拎包的,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着过年的喜悦。长长的“街筒子”伴着喧闹的嘈杂声,两边摆满了丰富的年货。有卖针头线脑儿、鞋帽手套的,有卖瓜子、水果、蔬菜、烟酒的,有卖猪肉、羊肉、鸡、鸭、鱼的,有卖油、盐、酱的,有卖锅、碗、瓢、盆的,有卖红枣、柿饼、黄花菜、毛鱼干货的,有卖油条、馓子、烧饼、米糕团、麻糖的,还有出售彩色气球、琉璃嘣子、泥老虎……当然,我最关心的是小吃、玩具和鞭炮。

 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我赶年集时买了两张大红纸,回到家就开始写春联。邻居发现后,把买好的红纸送到俺家,我不好意思拒绝。写春联不敢瞎胡编,我就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农家历》,那上边有很多春联。我写最多的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阶级斗争永不忘,革命江山万代红”;“走大寨自力更生道路,学大庆艰苦奋斗精神”等。横批大多是“红心向党”、“永远革命”、“斗私批修”、“又红又专”、“壮志凌云”等。我把“开门见喜”改成了“出门胜利”,把“招财进宝”改成了“毛主席万岁”,还把“福禄祯祥”改成了“为人民服务”  。总之,把旧的春联一律换成革命性、战斗性的内容,觉得这样才更贴近政治形势。

 杀年猪是农村的一件大事。农村大集体时生活较为清苦,社员们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回肉。一首童谣说:“乖乖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乖乖你不哭,过了腊八就杀猪。”每到年前,生产队就会宰一头猪。当众人齐心协力把煺掉毛的猪肉挂在固定好的木架上,小孩子就站在那里等候。因为开膛后,我们就可以拿到猪脬子(即猪膀胱)。然后,倒出尿、吹满气、系上口,可以当球往空中抛;可以像球一样踢来踢去。干了可以当鼓敲,还可以系在小竹竿上飘着玩,这是个不用花钱买的好玩具。

“腊月二十三一到,全家人开始扫灶。”  那天吃过中午饭,全家人都忙活起来了。爷爷、父亲、母亲、姐姐和我把屋里的被褥、苇席卷起来,把床箔子掀掉,把盆盆罐罐、破篮子破鼓等,凡是能搬动的统统搬出来,摆得满院子都是。再找些破麻袋、门帘、旧报纸、塑料布盖着那些搬不动、抬不走的粮食茓子、大面缸、水缸和锅灶,以免落灰。父亲拿一根较长的木棍,把爷爷新扎的老绑(即笤帚)捆在木棍的一头。戴上破草帽,用毛巾把鼻子和嘴罩着,只见他先从西间的屋脊开始,从高处沿着一定的顺序挨着清扫。我走进屋里,想帮父亲,他说:“你干不了,出去吧!”停了一会儿,  父亲从屋里出来了,径直走到粪池边。黑色的破棉袄上落了一层灰尘,他随手解开毛巾,脸色憋得涨红,从鼻孔里拧出黑乎乎的鼻涕,之后又系上毛巾回到屋里继续扫房。父亲清扫完毕,母亲已烧好一大锅热水,大家开始对屋里的器皿、橱柜、桌凳等进行反复擦洗。经过全家人一下午的忙碌,家具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母亲为了过年,整天忙碌到深夜。抽空为家人纺花、织布、做新鞋、缝新衣。为了让全家人吃好,她拾掇好粮食磨好面,什么白面馒头、红薯包子、豆包子、肉包子、枣花子,蒸了一锅又一锅,下粉条、打凉粉、磨豆腐、榨香油、炼猪油,她样样都干。母亲炸出来的油饼子、麻叶子、豆腐干、肉丸子、菜丸子、小酥肉、梅豆角、小毛鱼,放到一块有几筐,这些大多是为节后招待客人准备的。自家人吃的是面条、饺子和汤圆。

对小孩子来说,最快乐的莫过于拾鞭炮。大年三十的傍晚,当老队长朱元臣家的鞭炮响起时,就像在庄上吹起了“集结号”,吸引着孩子们向那里飞奔而去。那时候的鞭炮都是“草节子”和电光炮,每挂鞭炮都比较短。当我跑到地方时鞭炮已经响完,只能钻进浓浓的硝烟里,在燃放鞭炮的地方寻找“瞎炮”。我不管有没有炮捻子,拾到了就往棉袄棉裤口袋里装。正在这时,又听到西边李道林家响起了鞭炮声,大家迅速转移,奔向新的“战场”。正往西跑时,东边韩彩合家的鞭炮又响起来了,有的又拐回来,往哪边跑的都有。站在路旁的大人看见我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来回穿梭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我听见王进才叔叔说:“你看看这些小孩儿,慌得跟拾小炮一样!”随着鞭炮声的稀疏,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之后是“熬皮袄”(即除夕夜不睡觉),为的是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  

从凌晨开始,鞭炮声就响个不停。我还没起床,母亲就把新衣服放到了床头。我穿上后就跑出去拾鞭炮。吃过早饭,挨家挨户拜年,同时欣赏春联、门画和年画。从正月初二开始,我三姐就按照父母的吩咐分别去走亲戚,先去姥家、舅家,再去姨家和姑家,还有舅爷家、表爷家、表姑家、表叔家等。我之所以乐意走亲戚,不仅是能吃上一顿好饭,还能挣到压岁钱,尽管是三毛钱五毛钱,但也是一种收获和满足。初走亲戚时的果子包(即糕点)有角有棱,但在众多亲戚的相互走动中,黄色的草纸已被香油浸得黑乎乎的,有的甚至出现裂缝。我遇到这种情况,就把裂缝弄大,从中掏出几个小金果吃。这样下来,原本一斤的果子包,在众亲戚家周转之后明显不够了。过完元宵节,该走的亲戚基本走完了,该回的礼也都回了,父亲便把全家人叫到一起,抖开果子包,让大家吃。我吃着带有红糖的果子,尽管有的已发霉,有的很硬,但仍感到很甜、很香!

过完正月初五,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起、锣鼓声传开,民间艺人便陆陆续续进了村。舞龙的、舞狮的、踩高跷的、玩旱船的、玩大头吼的、玩犟驴的、玩二鬼绊跌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村里村外,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热闹非凡。元宵节前后形成高潮,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活习俗的民间玩艺儿,花样翻新、精彩粉呈,让人目不暇接、百看不厌。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也为年味儿增添了浓浓的气息。

过了二月初二,年就跑远了,年味儿也慢慢散去了。人们便开始以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学业、事业、劳作那时候的年味儿之所以浓,主要体现在吃穿和身体放松、精神寄托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像过年,年味儿就不同了。虽然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虽然不愁吃穿了,鞭炮在一些城市禁燃了,但一家人团聚的愿望和血脉相融的亲情永远是浓的。人们之间的友情需要过年来交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通过节日来传承。

相关阅读